从小质量到大质量

30年前,一提起质量,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产品质量。而如今,质量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质量、发展质量、环境质量对人们来说已不再是新名词。

1975年,邓小平在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中提出,质量是个重大政策。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当时,质量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汇。

1978年9月,当时的机械部在范围内开始了个“质量月”活动;1980年,《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制定,1990年以后,我国开始贯彻执行ISO9000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的理念在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落实。

1992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质量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再次得到和政府的重视。质量也逐渐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产品质量工作迈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30年间,我国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关于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了产品责任,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产品质量法》颁布后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中国高层质量论坛”上提出,只有质量才能兴国。质量被提到了决定兴旺发达的高度,质量是兴国之道的理念鼓舞了我国质量工作者为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在“质量是兴国之道”等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间,我国的质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全民质量意识和职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当时,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达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这一形势下,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把质量问题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即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质量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不是简单的词汇替代,更是质量观念的延伸和转变。

在全新质量理念的指导下,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质量工作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树立中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思想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质量服务的领域从产业向和第三产业延伸。

如今的质量理念,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是“大质量”。简单说是在全社会树立了质量无处不在的意识。目前,质量已经超越产品生产制造的范畴,超越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顾客要求的范畴,超越单一企业的边界,涵盖了教育、服务、医疗等各行各业,乃至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甚至进入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

目前,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竞争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产品、服务以及各项工作的质量都上去了,才能促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由此不难看出,“大质量”观念是增强全民质量意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007年,总书记代表党向十七大所作报告中13次提到“质量”,从宏观层面的发展质量、质量效益到微观层面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甚至党员发展质量无所不包,凸现了质量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